金氏魚央(金氏[魚央])

金氏魚央

金氏[魚央]一般指本詞條

中國特產魚類,僅分布於雲南省滇池。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尚較習見,但數量不多。近數十年來,由於人口急驟增多,生活及工業污水向湖內排放過多,湖水污染嚴重;其次,自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大規模圍湖造田,破壞了魚類的生活及產卵環境等因素,使本種的數量明顯減少,現已多年未再發現。

基本介紹

  • 別名:央絲
  • 外文名:King’s bullheadd
  • 中文學名:金氏魚央
  • 拉丁學名:Liobagrus kingi
  • 二名法:King’s bullheadd
  • 動物界
  • :脊索動物門>
  • 亞門:脊椎動物亞門
  • :硬骨魚綱
  • :鮎形目
  • :鈍頭鮠科
  • :魚央屬
  • 分布區域:雲南省滇池
形態特徵,生活規律,

形態特徵

體長,側扁,背緣拱形,自吻端向後上斜,背鰭以後微向下斜,腹面在腹鰭以前較平直。頭稍短。吻鈍圓,平扁,吻端幾乎平直。口大,端位,橫裂。兩頜及犁骨有齒,前頜齒帶為整塊狀;下頜齒帶彎月形,分為緊靠的左右兩塊;齶骨無齒。須4對,鼻須、頜須各1對,頦須2對,下頦須伸達胸鰭基,前下頜須較短。眼小,背位,眼緣模糊。鰓孔大,鰓膜游離。體無鱗及側線。頭、鰭富有厚皮。脂鰭長,起點不甚明顯,後端以一淺缺刻與尾鰭分開。胸鰭硬刺短,後緣靠近基部有鋸齒3-4枚,基部有毒腺。胸鰭後緣圓凸。臀鰭外緣圓凸;尾鰭圓形。全身棕灰色,散有不規則的褐色小點,鰭黃色,背、尾鰭中央黑色。背鰭I-_6—7;胸I-6—7;腹鰭I一5;臀鰭9-11。第一鰓弓外側鰓耙6—7.上、下頜由許多細齒組成齒帶。胃大,葫蘆狀,腸管粗短,在胃側面中上部與胃相通,向前向後彎曲。腹腔膜黃白色。標準長為體高的5.5—6.1倍。為頭長的3.6-4.2倍.為尾柄長的5.8-7.2倍,為尾柄高的8.O-8.6倍。頭長為吻長的3.5-4.0倍,為眼徑的10.5-12.0倍,為眼間距的2.3—2.4倍,為尾柄長的1.4—2.0倍,為尾柄高的1.9—2.4倍,為口寬的11.6倍。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.2—1.4倍。體長形,後段側扁,尾柄側扁。頭寬大扁平,腹面平坦。口橫裂,下頜稍長於上頜等長。頜上有齒帶,上頜齒帶短而寬,下頜齒帶中央分離,較窄,彎曲呈牛角形。唇在口前端薄,口角處變厚。與頜分離,其上有許多小刺突。須4對,鼻須l對,最短;上頜須l對最長;頦須2對,外頦須比內頦須長,其長度短於頭長。眼小,側上位,位於頭的前半部。眼間寬而平。鰓孔寬大,峽部寬闊。背鰭起點在胸鰭硬刺末端上方,其起點距腹鰭較距吻端為近,具硬刺,光滑,其長約為背鰭長度的1/2.胸鰭硬刺上有4個小齒。腹鰭小,後伸不達臀鰭起點。脂鰭長而低。臀鰭距尾鰭基近。尾鰭後緣稍尖。肛門離臀鰭起點較近。身體裸露無鱗。側線不明顯.全身散布許多疣狀突起,腹部亦多。浸制標本身體為灰色。背鰭中間黑色,尖端和基部淺黃色。胸鰭、腹鰭和臀鰭為淺黃色。尾鰭黑色。上、下邊緣為深黃色。
金氏魚央
金氏魚央

生活規律

生活於底質多石的急流水環境,為底層生活的小型肉食性魚類。個體小,無經濟價值。

熱門詞條

聯絡我們